多维驱动奋力书写古丈文化振兴崭新篇章
2025-05-23 16:24:13          来源:岩头寨镇人民政府 | 编辑:王紫茜 |          浏览量:3907

古丈融媒5月24日讯(通讯员 朱小东)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与灵魂,文化自信是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古丈县坐落于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腹地,不仅是茶香浸润的沃土非遗传承的宝地更是文化创新的摇篮。面对新时代的机遇与挑战,古丈以创新驱动为笔,以文化传承为墨,通过深耕直播文化、锻造茶业品牌、焕活民族风情,勾勒出一幅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的文化振兴图景,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

以“村播大赛”为样板,做强直播文化

直播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内容品质。如何让直播内容得到更多人青睐,将直播流量转化成产品销量,催生更多本土直播达人?古丈县以“村播大赛”为孵化平台,覆盖直播、短视频、摄影等多条赛道,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关注、群众参与的常态化赛事机制。2025年5月,古丈县第二届“村播大赛”以全网10亿多的点击量圆满收官30余位本土人气主播崭露头角,当地头部主播“山白”抖音粉丝量突破1600万,实现从“人口小县”到“直播县”的蝶变。赛事聚焦地域特色,通过茶园实景直播、非遗技艺展演、茶农日常记录,打造沉浸式“云游”体验弘扬向上向善正能量内容。通过加强技术培训提供资金补贴、打造直播场景当地政府将优势流量整合形成区域传播矩阵构建直播生态链助力孵化更多大众主播。“直播+”模式的经济成效显著,助力古丈特产销售、旅游收入双线增长,成为带动内需、提振消费的强大引擎在古丈,现如今直播已渐渐从一类职业选择转变为一种生活方式,为乡村振兴注入不竭的数字活力。

“古丈毛尖”为核心,做优产业文化

茶叶是古丈县支柱产业。2024年,全县茶叶种植面积达20.5万亩,年产1.43万吨,综合产值突破20亿元然而,保靖黄金茶永顺莓茶产品冲击“古丈毛尖”品牌价值面临挑战如何重塑古丈茶产业竞争力?古丈以“守技艺、拓品类、强品牌”破局探索出一条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之路非遗传承人张远忠演绎制茶短片将技艺传承与个人理想、家庭情感有机融合,“山白”制作的“古丈毛尖”短视频抖音点赞数超120万,推动年轻群体关注传统工艺“古丈红”“小毛尖”等新开发,便携茶饮、茶包在年轻市场的火爆让古丈茶产业链条得到延伸生态有机的茶园建设理念,到透明可溯源的生产环节,再到充满民族元素的包装设计,古丈通过全链条叙事强化品牌价值推出“亲子游”“研学游”等茶旅融合项目将文化符号转化为消费场景,推动“古丈毛尖”向文化IP跃升,为产业发展注入持久生命力。

“神秘湘西”为底色,做活民族文化

古丈县民族文化底蕴深厚,拥有国家级非遗7项、省级非遗13项,280名非遗传承人当前网络文化的冲击下,如何让传统民族文化焕发新机,“活”在当下、融入生活?古丈通过“保护、融合、共享”三策激活文化基因。2024年,全县接待游客超600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50亿元,民族文化成为旅游行业靓丽底色保护为本激活非遗生命力建立非遗数据库,扶持非遗技艺传承人杨良成、代亚敏等深挖非遗内涵支持守艺人”彭南科制作非遗技艺系列视频,推动传统技艺在云端焕新融合为基,强化文化吸引力,做优墨戎苗寨拦门酒、哭嫁等现场体验增强老司岩灯会土家文化近距离接触感,推出具有民族元素的水杯、背包等文创产品,推动文化资源向旅游产品转化共享为要,提高群众获得感,开展土家族舍巴节、苗族跳香节等节庆活动,通过“非遗进校园”活动让青少年懂非遗技艺、爱民族文化,借助数字技术提取民族元素符号推进打造虚拟文化世界,带动群众从民族文化被动接受者变为自觉传播者。

文化振兴需根植传统、拥抱创新、服务人民通过直播破圈、茶业升级、文旅融合三大实践,古丈不仅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鲜活样本,更以充沛的文化之力书写了乡村文化振兴的新篇章,彰显了“小城大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时代担当。

责编:王紫茜

一审:王紫茜

二审:齐菲

三审:陈真

来源:岩头寨镇人民政府

乡镇动态
头条
视频
我要报料

  下载APP